焦点观察:“三网三区”提效能 幸福生活暖暖的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东华路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老龄人口多、流动人口多、低保人口多、问题诉求多、无物业管理等“四多一无”问题突出。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多元参与”的思路,深化“先锋管家”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三网三区”治理新模式,不断顺应社区居民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核多维”立体式治理模式,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突出“一核引领” 夯实社区治理组织体系

紧扣居民区、公共单位连片区和产业园区的现实需求,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居民幸福指数。

延伸基层党组织“末梢根系”。该社区将党建工作厚植于居民小区,将居民区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结合居民楼栋和党员分布情况,设置8个党支部,形成“社区党委—居民区党支部—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在东华小区提升改造过程中,党组织成为居民群众和项目施工方沟通连接的桥梁,前期征求居民意见形成意见清单,突出解决了115栋总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涉及人口4336户15176人的居住环境问题,让老旧小区改造成为群众的暖心事、开心事,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打造“下沉式”党群服务阵地。在社区网格设立一家亲爱心驿站、庭院式为民服务点、芳华里党群服务中心、民族团结缘聚社等党群服务站点,实现党建工作“三进入”(党群联系进网格、责任落实进网格、服务提供进网格)、“四联动”(社区工作者、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相互联动)、“五到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到位、社区居委会组织实施作用到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到位、群团组织生力军作用到位、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到位)。以解决居民烦心事为突破口,实施改进社会治理8个为民精细服务项目,得到社区居民广泛认可。“先锋管家”80名网格员活跃在自治网格,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每周至少有1至2天时间进入网格了解和解决问题,实现“群众有所呼、社区有所应”,夯实了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家园的基础。

做优“先锋管家” 助推基层服务提质增效

成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党员、居民群众和公共单位共同参与的“先锋管家”服务中心,探索形成“三制度作保障、八项目作支撑”的“先锋管家”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社区物业缺失、设施陈旧、资源匮乏、建设空间小、管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

优化网格工作更精细。“先锋管家”构建8个“党员网格长+栋长网格员”自管网格,为6个居民区网格提供系列民生服务,促进1个公共单位网格共驻共建,助推1个产业园区网格转型升级反哺片区发展。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成立培养8个为民服务本土社会组织,促进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资源共用、功能衔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让社会组织进网格、连家庭,实现业务精细化,服务零距离。

健全制度保障更有力。运用民主议事协商制度保障发言权,对社区发展规划制定、重大项目推进、物业管理、交通治堵等问题开展专题性协商议事,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运用三方评议激励制度保障监督权,对“先锋管家”工作服务日检查、周评比、月汇总,定期开展星级评比,组织社区党委评、居民广泛评、物业管理委员会专业评,实现群众“把关”、党组织监督与物管会监督相统一。运用服务联动制度保障参与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拓展项目服务更走心。以“先锋管家”服务体系为枢纽,促进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资源共用、功能衔接。针对老年人较多、居民区较集中的特点,把开展蔬菜直销、家电修理、修锁配钥匙、衣物缝补等便民利民服务点整合为“家门口福利社”。针对空巢老人以及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就餐问题,提升“三块三伙食团”服务能力。针对未成年人儿童群体,依托4点半学校和社区儿童之家整合教育资源开设“小太阳关爱堂”。针对文艺文化爱好者,组建“百花园文娱队”。拓展实施的8个项目服务更走心,促进了居民有序参与社区事务,激发了基层活力。

深化“三网三区” 促进协同治理多点开花

转化基础网格服务成果,构建“三网三区”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居民区做到“织网格、优服务”,在公共单位连片区做到“破壁垒、聚资源”,在产业园区做到“改旧貌、促转型”。

织密居民区暖心网,打造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区。积极回应居民需求,自觉担负“物业不管社区管”的责任,实现居民自治、社区善治的良好局面。整合奶奶志愿服务队、百花园文娱队等志愿服务资源,推动参加矛盾纠纷调解、公共卫生维护、政策法规宣传等小区网格治理工作,引领居民自治。整合社区内部公共资产和公共资源,探索市场化运营,将收益用于维护社区运转、小区软硬件提升和拓展便民服务范围,保障“先锋管家”有序运转,推动社区善治。“三块三伙食团”坚持11年价格不增、服务不减,累计服务社区老人158000人次。“家门口福利社”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到社区服务中,为居民构建优质的生活服务圈。

织密公共单位服务网,打造党建联建资源共享区。联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埂会堂留守处、昆明市图书馆、昆明·藤泽友谊馆等单位资源,打造发展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党建工作联做。建立单位轮值机制、共建协调机制和活动联办机制,依托“链式”组织生活和“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工作载体,推动在职党员、退休党员融入社区参与服务。党建资源联享。充分挖掘16家公共单位的场地、教育、志愿者等公共资源,营造“问题一起商、有事大家办”的良好氛围,实施“社区微法庭”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智能化、零距离法律服务。精神文明联创。联合开展健康向上群众性文化活动,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2家、市级精神文明单位3家、区级精神文明单位1家。单位难题联解。协商建立学校、交警、社区“三位一体”联管机制,解决了东华二小、昆明市第一幼儿园门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此外,实现公益服务联办、生活环境联建,共同开展“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系列活动,把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纳入共驻共建活动,确保活动常态长效。

织密产业园区服务网,打造产业转型发展活力区。社区党委与芳华里片区“两新”组织建立社企联建机制,助力芳华里片区实现从“老旧院落”到“文化产业园区”的蝶变。整合资金5000万元,对29栋3万余平方米建筑进行彻底改造及功能提升,使园区成为集公寓酒店、商业服务、企业会客厅、大众食堂和咖啡空间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创意产业园。成立园区党支部,建立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党员经营户,为党建引领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依托云南·昆明正能量网红孵化基地、官渡区“红色之声”理论直播基地、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互联网党建小院、“红色剧场”等阵地,提供园区党建观摩、好书分享、话剧党课、非遗文化等可听可看可体验的“党群活动套餐”。组建“950先锋营”“帮帮团”等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河道治理、疫苗接种、青少年科普等志愿服务。搭建文化创意服务与交易平台,建立“孵化器+创业辅导+创投资金”的立体孵化模式,大力引进电子竞技和动漫、话剧创作演出、工艺设计制作等各类企业,使园区企业从最初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120余家。融合百年米轨文化沉淀,依托老滇越铁路和法式建筑院落,智能调配园区资源,通过对景观提升、慢行系统建设等内容设计改造,打造集米轨夜市组团、创意市集、文玩街、产业基地孵化于一体的特色园区,进一步提升园区造血能力,促进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幸福生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