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59)|曹向荣:助残无碍 我的青春不止49.3℃

刘军国

“本以为做志愿服务工作不难,但真正接触后发现,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还挺不简单。”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曹向荣坦言。


【资料图】

在本届杭州亚残运会中,曹向荣将担任草地掷球项目志愿者团队的领队老师,带领92名“小青荷”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不同于亚运会,亚残运会所服务的是残障运动员。如何引导志愿者克服心理难关、如何精准服务残障运动员,是志愿工作面临的重点难题。

曹向荣带领志愿者检查比赛场地设施。人民网 陈陆洵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曹向荣和同事一起组织开展了志愿者面试、笔试、实操、体能等选拔,结合志愿者们各自的个性特点和岗位需求,组建了志愿服务团队,并迅速完成了危机应对、助残知识等通用培训,确保志愿者们能够精准做好亚残运会的服务保障工作。

“在亚残运会草地掷球测试赛上,我们的志愿者需要每天早上5点从学校宿舍出发,直到晚上10点左右比赛结束、开完晚会后,才能全部结束。”曹向荣说。

为了让来自各地的竞赛团队能够真切感受到志愿团队的水准与温度,所有志愿者需要在每天赛前1.5小时到岗,前往场馆的各个点位,协助运动员、裁判、各领域的指导老师,保障赛事顺利运行。

志愿者在亚残运会草地掷球测试赛上工作。受访者供图

“当时,志愿者们脸上不停地流汗,但没有一个人想要退缩。”曹向荣表示,亚残运会草地掷球的场地均为户外场地,太阳直射地面的最高温度能达到49.3℃,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曹向荣团队的92名“小青荷”坚持完成了亚残运会草地掷球测试赛的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无一人退出。

“当时还开玩笑说,我们的内心可远比49.3℃要炽热。”曹向荣说。

“能够奔波在赛事一线,看到运动员们不惧烈日、逐梦赛场,能够感受到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量’,我觉得这就是作为志愿者最幸福的事情。”曹向荣说。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