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县山砀镇:推动“党建+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资料图)

近年来,乐安县山砀镇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一关键,坚持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基层组织“三化”示范点建设、基层政府服务能力“1134”模式为着力点,突出“三个聚焦”,在人员不加、编制不增的情况下,整合优化各方资源,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党建+社会救助”帮扶模式,有效破解过去困难群众因文化程度低、社会关系弱、信息渠道少,主动获取政府和社会救助资源难的问题,促进基层党建与社会救助深度融合。

聚焦“一面旗”引领,全面夯紧压实责任。坚持高位推动,有效构建“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综合体。坚持把“党建+社会救助”作为全镇年度重点工作,成立“党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党政办、纪检、组织、宣传、民政等业务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协调全镇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镇、村两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全面夯实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社会救助工作责任。目前,全镇共安排工作经费50余万元,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社会救助服务点14个,设立党员先锋岗14个,16名党员担任村社会救助协理员。强化履职尽责,积极凝聚“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向心力。坚持把党的建设与社会救助紧密联系,高度融合,把社会救助工作融入到全镇各级党组织和镇直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中,任务清晰,职责明确。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网格员作用,要求党员网格员每月至少要到所联系群众家中家访一次,通过谈心谈话,及时发现并将需要救助对象纳入救助范畴。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中让党员网格员参与基层党组织“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有效增强党员网格员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同时,结合《山砀镇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评美争优工作方案》,制定出台《山砀镇基层党员社会救助工作奖惩办法》,定期开展考评激励,促使农村党员网格员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民情前哨”“末梢神经”。

聚焦“一盘棋”统筹,创新优化服务形式。整合救助网格,推动“党员包户”规范化。坚持镇党委牵头抓总、村级党组织“党员包户”抓细的工作主线,依托现有的党建信息化网格和政府大数据平台,建立“网格+社会救助”模式,将社会救助工作融入党建网格化大数据平台,把主动发现社会救助需求列入网格化管理入格事项。同时,本着“位置邻近,便于服务”的原则,组织有履职能力的党员分别联系1-3户困难群众家庭,对党员数较少的村(社区),将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纳入工作队伍,推行社会救助包户服务事项,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优化服务体系,推动“救助e站”便捷化。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办事不方便、办理速度慢、政策落地慢等问题,积极承接好县一级下放的社会救助业务审批权限,将民政、医保、人社等9部门的相关社会救助职能整合为一体,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救助e站”(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在14个行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村级“救助e站”,并设社会救助协理员1人、党员先锋岗1人,通过定人定岗、专人专岗、挂牌上岗,实现救助事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同时,加快“智慧民政”与“党群通”等其他数据信息平台上下连通、横向融合,推进救助事项办理向手机端延伸,通过数字赋能“救助e站”建设,让社会救助办理更加便捷高效。立足惠民利民,推动“帮办代办”服务“便民化”。针对困难群众因信息不通、政策不熟而导致救助申请多头多次跑的问题,组建“在职党员帮扶队、无职党员协助队、志愿者爱心队”3支服务队伍,采取资料不全“容缺办”、特殊人群“代理办”、特殊事项“预约办”、现场群众“及时办”、流动人群“网上办”、批量业务“上门办”6种办理方式,持续推动困难群众求助需求及时有效解决。今年以来,全镇322名党员通过“结亲包户”“五必到五必访”活动,主动走访、发现困难群众帮扶需求,帮助5602名困难群众解决低保申请、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住房帮扶和教育扶持、临时救助等方面问题。

聚焦“一体化”推进,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注重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突出救助“主体性”。要求民政、医保、人社等社会救助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党的社会救助政策和上级有关指示要求开展工作,每个部门都根据自身实际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救助工作方案》,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落实,并将帮扶救助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评。重视区分类别开展帮扶,突出救助“针对性”。针对救助对象致贫因素各有不同的特点,坚持“区分类别、因户施策”,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离异或失亲家庭小孩、有产业发展意愿脱贫户等重点群体;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引导辖区内企业和合作社在就业务工方面多向困难群众倾斜,结合“脱贫致富专业技能培训班”活动,帮助救助对象掌握1-2门致富技能,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难”问题。今年以来,帮助困难群众就业人数达1200余名,有215名困难群众在家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有效实现困难群众从“等靠要”向“主动干”转变。努力壮大救助力量,突出救助“广泛性”。坚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在整合政府各部门扶助资金和扶助物资的同时,大力宣传和弘扬慈善机构、志愿服务机构、爱心企业、创业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义举,鼓励部分实力强、村集体资产较为丰厚的村办公司参与到社会救助行列之中,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合力”救助氛围逐渐形成。(王瑞)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