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热讯:弱电线路巧整治 残垣断壁焕新生

山东潍坊昌邑市


(资料图片)

弱电线路巧整治残垣断壁焕新生

村民在由农村残垣断壁改造成的口袋公园里休闲。资料图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爽起来。山东潍坊昌邑市龙池镇岱邱村村民郝成洲走出家门,到几步路远的健身广场去锻炼。看着干净整洁的道路、各家生意盎然的小菜园和清朗的天际线,他感到心情十分愉悦,对记者谈起了村里人居环境的大变化。

“我家这一片以前是村里的断壁残垣集中区,不是荒草丛生,就是堆放着杂乱的家什物件。为了遮丑,还用绿色铁皮围挡圈起来。之前一出门,看不到对面,闷堵得慌。”郝成洲说,“村里开启‘残垣断壁整治’‘弱电线路整治’后,打通了一条断头路,到前街去也不用转道了,视野也通透了;建设了一处健身广场、多处小花园和小菜园,又好看又实用;还拆除了各种废弃、凌乱的线缆,美观多了!”

多年来,在昌邑农村,一些房屋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而坍塌损毁,成为残垣断壁。此外,日益增多的弱电线路在村庄上空织起“蜘蛛网”,杂乱无章,还充满安全隐患。它们均已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顽疾”。为破解这些难题,积极融入潍坊农综区,今年以来,昌邑市迅速推动“残垣断壁整治”“弱电线路整治”两项专项行动试点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寻找整治工作新路径、新模式。

因户施策,“危房”变“公园”

“真没想到这个大难题能解决,现在我们这几户都盖了新房子,接下来就是院墙外的路面硬化。”提起村里残垣断壁整治的成果,都昌街道中裴村村民张建平赞不绝口。此前,在村“两委”的积极推动下,他率先拆除了自家的几间老旧危房,由此盘活了周边的规划宅基地建设。同时,也让后大街从5米拓展到12米,打通了村内交通“大动脉”。

在卜庄镇南任村,村民马学辉的旧屋位于新建老年活动中心旁边,因年久失修,已不具备居住条件。在走访中,村“两委”与其协商后,决定对其旧屋进行拆除,并通过为其建立拆除房屋档案、保留影像资料、签订协议书等工作,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将残垣断壁改造为绿化带和小菜园。村民任焕刚也不想再翻盖家中老屋,他家经济条件比较好,对环境美化的需求较高。于是,村党支部书记任铁清和任焕刚共同制定了残垣断壁变身“微型小公园改造”的方案。任焕刚自行将老屋拆除,在原地铺上花砖,安装上凉亭,种上绿植。任铁清则帮他申请了部分健身器材。“微型小公园”改造好后,周边群众生活娱乐有了好去处。

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昌邑市对各镇(街道)残垣断壁进行详细排查摸底,分清权属,建立台账,采取“镇干部+社区干部+村干部”“三对一”包靠方式,为有序分步治理打好基础。在“残垣断壁整治”过程中,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保存相对完好的进行修缮,对闲置、破旧的危房进行集中拆除,重新规划用途。

“我们始终坚持外在清理与内在调理相结合,逐一研判每一户具体情况,一户一策、一户一档,保证残垣断壁清理工作顺利推进。”卜庄镇干部李红松说。

据李红松介绍,在工作中,当地采取了部门联合、法律顾问全程参与的工作模式,与农民群众充分协商。同时,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补偿将土地收归集体,村集体根据情况,建设小型公园、创意菜园等微景观和村级文化广场、卫生室、公共卫生间等公共设施。

龙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耿慧丽说:“按照干净整洁有序的标准,我们在对老旧房屋进行基本功能修复及规范提升的过程中,还充分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将闲散的农耕农具、陈砖旧瓦、老旧物件进行艺术拼接,将旧院子整成新样子,打造了一批美丽庭院。”

提档升级,“乱象”变“风景”

通过集中拆除残垣断壁、整治弱电线路,昌邑市解决了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切、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难点问题,让群众房前屋后变得“鸟语花香”,转角就有“口袋公园”、健身广场,构建了乡村“美丽天际线”,持续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过去,龙池镇东白塔村空中随处都是纠缠在一起的各种线缆,既增加群众安全风险,又影响村容村貌。弱电整治工作开展后,龙池镇施工队按照安全、规范、整齐的要求,理清了线路,实现了各类线路强弱分设、平整对称、捆扎均匀、标识清晰、牢固安全、美观协调。

在卜庄镇白衣庙村,多年来,村内多家通信公司的弱电线路凌乱不堪,不少弱电线路还垂落到地。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华积极协调移动、联动、电信、有线四家公司,对村内通信线路进行彻底梳理,共清理闲置废弃电线杆13支,新铺设通信线路3000余米,重新安装接线盒40多个,白衣庙村终于重新找回了“美丽的天际线”。

耿慧丽介绍:“对在整改工作中积极主动的群众,镇政府通过补贴花草种子和帮助整平土地、购买健身器材等方式予以适当奖励,充分提高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同时,为巩固整改成效,把群众的小菜园、小花园全部承包到户。”

据了解,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治氛围,当地还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悬挂横幅、入户宣传等方式,持续增强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如今,村民们的生活习惯变得越来越好。连小孩子都知道,不能随意采摘路边花草,垃圾要放进垃圾桶里,庭院要保持整洁。”岱邱村党支部书记郝鲁彬说。

变废为宝,“闲地”变“热土”

“有居住意愿的保障住房安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与生态、红色文旅相结合,进行保护利用,有商业利用价值的与企业合作建设,投资开发,增加附近村庄农民收入。”说起残垣断壁整治,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闫文志表示,正是在这种思路下,全市农村不但颜值实现了提档升级,还变废为宝,盘活了闲置的集体土地资源,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据了解,龙池镇马渠村以入选中组部2022年度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为契机,结合马渠村史馆,将全村旧房屋复古修缮、改造提升,打造红色马渠美丽村庄,规划红色研学线路。

马渠村村民魏相进说:“这些旧房子平时没人用、没人来,荒草丛生,整修改造之后就敞亮多了,把马渠红色文化也突出出来,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马渠村史。”

在龙池镇龙东村,当地在“修旧如旧,统一风貌”的思路下,对村里的闲置房屋,集中进行复古修葺。同时,打造了集品尝当地美食、感受红色文化、促进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齐式牛街。据了解,齐式牛街每年可带动500多人就业,可直接增加当地经济总收入50万元。

龙东村村民齐百川感慨道:“这里的旧房子一整修,成了龙池标志性美食街,有花有草,古色古香,跟小花园似的,别提看了心里多舒坦了!外面的游客一车车地来,在这里看老房子、品尝美食,村里很多找不到工作的人都过来了,一下子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

北孟镇则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统一流转村内“残垣断壁”等废弃宅基地,银行出资支持,专业光伏公司代建运营,合作社、村民、公司、银行四方共享光伏产业带来的收益。

在北孟镇后朱家庄子村,村内整治残垣断壁4处,安装光伏面板240千瓦,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参与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村民对整治残垣断壁发展光伏产业踊跃支持,都说既增加了收入,又美化了村庄环境,希望能多搞一些这样的好项目。

“对修缮后的历史建筑和腾出的空闲地,由农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牵头,引进商业主题街区、光伏发电、中草药种植等项目,让群众入股分红,不但可以巩固整改工作成效,还能真正实现农村美、农民富,为更大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闫文志说。

目前,昌邑全市共拆除断壁残垣648处,拆除后建设小菜园568处,用于光伏发电33处,打造口袋公园25处,建设健身广场14处,打通断头路19条,建设企业家乡居8处,商业街5条。

关键词: 残垣断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