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讯息:在校地合作中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相关资料图)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通讯员 刘象乾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7月14日,新郑市委市政府、驻地高校及辖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地联席会,大家充分讨论、建言献策。

人才兴则城市兴。回望历史,早在2700多年前的郑国国都新郑,当时的名相子产,力排众议“不毁乡校”,为后来邓析、韩非等大批人才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新郑这座城市的发展基因里,从不缺少对人才的重视。

话的是“合作”,道的是“人才”。在这场被称为“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现场交流中,人才是核心,合作是途径。针对的是当下,放眼的是未来。所释放出的信号是:新郑将通过推动城市与高校合作、融合、共赢,全力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

今日之新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新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大战略”,坚持将“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放在首位,坚定地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通过主动服务,深挖人才富矿,夯实城市与高校合作的基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次次到高校现场调研,恳谈会上“拉家常”,现场办公“解难题”,将驻地高校科技资源和科研成果引入新郑“三主三新”产业,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贯通产学研用;为驻地高校项目建设当“红娘”,促成西亚斯学院与国际名校实现合作办学;出台激发创新创业的“十条意见”,为平台打造和校地合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1030个在孵企业项目由此“梦想花开”。

新郑有着独特的人才“富矿”。作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新郑市共有大中专院校23所,在校师生近30万人、每年毕业生近8万人,是全省拥有高校最多的县级市。这些院校孕育于新郑、扎根于新郑、反哺于新郑,尤其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几十年来的风雨携手、同舟共济,新郑把倾城之爱给了高校,高校通过培养人才、技术研发、科技转化,为新郑增添了创新动力、强化了科创实力、提供了智力支持。

挖掘人才“富矿”,盘活人才资源。在新郑大中专院校中,硕士以上教师6000余人、副高级以上教师4000余人,“海归”、博士等高层次人才800余人,这些人才构成了新郑高校专家人才库。目前,已有两批28名优秀人才到机关事业挂职历练,为新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2021年以来,新郑23所高校参与地方企业技术创新等项目209个,提升企业产值超2亿元;仅2021年,23所高校与新郑224家规上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为新郑电子信息主导产业输送技能人才约1万人。

一座城市和人才的最好关系,就是共同成长、相互成就。城市与高校的协同发展,也是相互支撑、相互成就。经过四年甚至更久的朝夕相处,学生与院校所在城市之间的黏度很高。他们用脚“投票”是走,还是留?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流动是有规律性的。那些能够更好将人才的成长链与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价值链高度匹配,将人才的高质量生命周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轴线紧密融合的地方,可以更好实现人才和谐发展、生产链价值链稳步上移、创新创业创造勃兴的整合效应。

城市与人才的“双向选择”,需要的是供需对路的“双向奔赴”。实践证明,人才竞争短期看投入,中期看政策,长期看环境和生态。优厚的待遇和优惠的政策只是一时之举,而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才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

不满足于把人才“抢过来”,而是真正要实现人才“抢着来”,新郑着力打造人才汇聚“磁力场”、引来人才奔涌“活力源”。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人才服务相融合,推荐有突出贡献人才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筑牢党建“主阵地”;适应青年人才“好动、好强、好网、好群”等特点,为青年人才打造吃、住、学、医、娱乐的专属“生活圈”;完善人才工作“一件事”,打造人才专窗、绿色通道,构建智慧高效“服务网”。爱才、惜才、重才、用才,黄帝故里努力成为人才乐于驻留的“诗和远方”。

深化校地合作,共筑人才高地。在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的奋进征程上,新郑与人才正双向奔赴、相互成就,新郑与高校在双向赋能、共荣发展。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