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白沙镇入选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

白沙镇综合服务窗口。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2月28日电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公布“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名单,在全国确定27个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江津区白沙镇“构建简约高效体制,提升乡镇治理能力”成功入选。

白沙镇地处渝西南长江之滨,全镇面积237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辖24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8万人。改革前,白沙镇权小责大的矛盾比较突出,就行政权力结构来看,更多的是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责任,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权限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统筹的功能和社会治理的职责,存在“看得见管不着,手臂长衣袖短”的问题。同时,由于镇级权力运行机制不健全,审批、执法、监管分离不到位,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2012年12月,中央编办将白沙镇列为重庆唯一的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10年来,白沙镇以“放管服”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以行政审批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为“前台”的“三办八局”机构框架,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一核心、全效审批一公章、全能执法一队伍、全域监管一网格、全局调度一中心”的基层治理新架构。

工作人员指导市民办理业务。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针对权责不相匹配、用权不够规范的问题,白沙镇在改革过程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疏解“小马拉大车”难题。为完善政府职能,江津区政府分3批次向白沙镇下放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农业农村、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297项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权限,赋予白沙镇“准县政府”职权,解决了“责大权小”“看得见管不着”等难题。率先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原有的“七站八所”,优化设置“三办八局”11个综合办事机构。将区级派驻白沙镇机构由区级管理为主调整为属地管理为主,相应扩大派驻白沙镇的公安、市场监管、税务、规划自然资源等机构管理权限。

针对改革前“责重权小、监管不足”等问题,江津区级放权部门与白沙镇政府签订了下放权限的授权书或委托书,约定双方权责关系,同时采取分步放权和分期评估相结合,对下放权限进行充分论证,保证权力放得下。区、镇两级建立健全上下协调、评估督查、情况互通、人员培训等联动工作机制,先后联合开展业务跟踪培训100余次;同时,白沙镇对下放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以及管理服务事项制作了办事指南及工作流程图,建立白沙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并向公众晒出清单;此外,创新“智慧白沙”一体化综合执法管理平台,深度融合城市网格管理,建立起集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等为一体的智能化执法体系。通过平台,执法过程全记录、责任可追溯,执法事项“看得见、管得住”,使权力运行更加透明,构建起权责明晰、运行公开、监督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管得好。

针对群众办事难、服务效率低等问题,白沙镇打造智能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白沙镇将原有的民政社保、卫生健康、农业服务等部门窗口全部归并为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同时引进交巡警、户政等公安业务,目前可以办理的事项有172项。创新开展实施“流动审批”,工作人员提供上门审批服务,针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当场查勘、当场发证办结,实现全链条、闭合式、整体性“车间式流水线”审批,将企业、群众办事被动等待变为工作人员上门主动服务,节省“两头跑”时间,大大降低了行政审批成本,大幅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同时,对外开放运行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实现“8小时”向“白加黑”“全天候”服务的智能跨越,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非工作时间内不能办事的困境。

此外,积极创建“无证明城市”,紧紧围绕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推出信息共享、部门核验、告知承诺三种方式,实现办事企业、群众证明材料“免提交”,目前白沙镇已推出第一批“无证明”办理清单。改革后实现行政服务中心平均办件时间较改革前缩短2/3以上,办件量共计达13万件次。

目前,白沙镇改革红利大释放,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市场主体成倍增加,工业总产值十倍增长。截至2021年年底,市场主体从过去的3116个增加到9386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8.85亿元,年均增长18.82%;工业总产值达到112.7亿元,年均增长17.7%;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41.5亿元,年均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0亿元;一二三产业 GDP 占比约为 10:48:4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刘政宁、程雅琦、朱虹钰)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